第五十二章:熙凤送铺,湘云赠金

贾母过了些许,最终只长长叹息了一声:“孽障啊……”算是默认了凤姐的处置。

凤姐的威望,在这追回的“泼天巨款”和雷霆手段下,瞬间攀升到了顶点!执掌中馈,名至实归!再无一人敢有半分质疑!

数日后,史铮再次被请到了凤姐的议事小厅。

厅内气氛己截然不同。凤姐容光焕发,眉梢眼角都带着志得意满的飞扬神采。她亲自为史铮斟了一杯热茶,笑容真诚了许多:“铮三爷,此番能一举拿下赖大这蛀虫,追回府库巨款,你当居首功!二奶奶我,不是忘恩负义之人。”

她说着,从袖中取出一份折叠整齐的契书,推到史铮面前。

“这是城东‘瑞祥街’上一间三进铺面的地契和房契。”凤姐的声音带着一丝豪气,“地段极好,临着主街,后面还带个不小的库房院子。原本是赖尚荣那混账东西用贪墨的银子置办的,如今收归府库。二奶奶我做主,将它赠予铮三爷,权当是此番相助的谢礼,也是你我日后长久合作的诚意!”

史铮目光扫过那份契书。城东瑞祥街,确实是神京城中寸土寸金的旺铺地段。这份礼,不轻。

他没有推辞,平静地收起契书:“谢二奶奶厚赐。史铮愧领。”

凤姐看着史铮那依旧平静无波、仿佛十万两白银和一间旺铺都激不起半分波澜的脸,心中那丝忌惮与好奇再次翻涌。她端起自己的茶杯,借着氤氲的热气遮掩,凤眼深深地看着史铮,仿佛要穿透他那平静的表象。

“铮三爷,”凤姐的声音带着一种奇异的探究,缓缓道,“我有时真在想,你这脑子里……到底装了多少东西?那堆烂账,我和平儿看三天三夜也未必理得清头绪,你竟能……一瞥之间,洞若观火?”她顿了顿,似乎想找一个更贴切的词,最终,还是重复了那句发自内心的震撼,“你这双招子,比祖宗库房的明镜,还亮啊!”

史铮端起茶杯,氤氲的热气模糊了他眼底一闪而过的幽光。他没有回答凤姐的探究,只是淡淡地抿了一口茶。

窗外,不知何时飘起了细碎的雪沫。瑞祥街的旺铺地契静静躺在他怀中,带着新墨和纸张的气息。而更深处,那指向荣国府后角门、紫鹃、“寒塘渡鹤”的迷雾,似乎也因赖大的倒台,而被撬开了一道微不可察的缝隙。

年关的喧嚣渐渐散去,神京城被一层薄薄的初雪覆盖,显出一种洗尽铅华的素净。城东瑞祥街上,那间新归了史铮名下的三进铺面,门楣上“史记商行”西个朴拙有力的大字匾额尚未挂起。

后面院子不大,却收拾得干净利落。几间厢房被改作了临时库房和账房,角落里新盘的土灶上,一口大铁锅正咕嘟咕嘟熬着猪板油,浓郁的油脂香气混合着淡淡的碱味弥漫在清冷的空气中。史铮挽着袖子,正亲自指导着两个从流民中挑出来的半大少年,小心翼翼地往融化的油脂中加入定量的烧碱溶液,用长柄木勺缓缓搅动。皂化反应在铁锅中进行,渐渐析出细腻粘稠的膏体。

“三爷,火候差不多了。”一个少年用木勺挑起一点膏体观察着,小声道。

史铮俯身,手指沾了一点微温的膏体,在指尖捻开,感受着细腻度和粘性,又凑近鼻端嗅了嗅残留的碱味,微微颔首:“熄火。等温度降到温热,再分次加入桂花精油,搅拌均匀。入模时要快,压紧实,莫留气泡。”

“是,三爷!”两个少年精神一振,连忙照做。他们衣衫依旧破旧,但脸上己没了初来时的菜色和惶恐,眼神专注,动作麻利。这是史铮从陈猛引荐的十二个流民少年中挑出的两个心思最细的,专门培养来制作香皂的核心工序。

“三哥!三哥!”一个清脆如黄鹂、带着火急火燎劲儿的声音,如同小炮弹般从院门口冲了进来。

史湘云穿着一身簇新的鹅黄底子折枝梅花刺绣缎面袄裙,外罩一件大红猩猩毡斗篷,小脸被寒风刮得红扑扑的,梳着双丫髻,跑得额角都沁出了细汗。她身后跟着的丫鬟翠缕气喘吁吁,手里抱着个不小的锦缎包袱。

“云妹妹?”史铮有些意外,放下手中的活计,示意两个少年继续,迎了上去,“这大冷天的,怎么跑这儿来了?当心冻着。”他语气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温和。对这个心性疏阔、不因他庶出身份而轻视他的堂妹,史铮是存着几分真心的照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