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风光回楚州

替嫁之民国少奶奶 方一宇 4400 字 2025-05-03 13:19

空明大师在上半年挑出来的良辰吉日,是农历的四月十七交十八。余下的几个吉日,都在下半年。

陶夫人和丈夫一商量,由陶季出面,向叶致远提订婚之事,理由也很充分,既然婚期都定下了,不如先登报,发个告示,借着订婚的名义,宣布陶叶两家结了姻亲,并将结婚的日期也刊登出来,也方便告知亲朋好友。

叶致远正怕婚事生变故,当即同意。于是陶子砚和叶晚晴次日被双方父母几乎是押着去平京最好的相馆韵秋相馆拍了数张照片,最后经过一番评选,挑出一张来,登报发布订婚的喜讯。

叶致远一家人在平京呆了五天,初八动身,离开平京,直接坐火车到姑苏,再由姑苏坐船,走水路回楚州。

显然,荣家的势利眼已经从报上看到了订婚的消息,叶致远一家的船才在楚州城北的码头泊岸,不仅荣爱玲的亲弟弟荣嘉森都来了码头接人,连荣家的大管事吴叔也带着族里几个年轻一辈还算得用的子弟候在码头上。

叶致远每年正月,都会带着一家子回老家来,给故去的父母上新年坟,但因为日子是固定的,所以荣家会派人来接,并不意外。这次却不同,他们可没有通知任何人。

看到吴大管事,叶致远就知道,与陶家这门亲事,果然是结的十分值得。

早年荣家虽看好自已,可自已作为荣家的女婿,却总是矮人半头。看来这个形势,从今天起,就逆转了。

吴大管事笑着说:“四姑爷,大爷以为你们会在南门的码头进城,带着二老爷,还有族里的长辈亲自去南门的码头上接你们去了。”

荣爱玲在家族里,这一辈的姑娘里,排四。于是,叶致远便是四姑爷。

叶致远面上笑得十分客气:“怎么好麻烦大堂兄,还有族里的一众长辈呢。”

吴大管事笑着说:”大爷说,往年四姑爷和四姑奶奶都是初二回乡来,今年少了你们,总缺了点什么,这几天一直在念着呢。“一边给荣爱玲的亲弟弟荣嘉森递眼色。

荣嘉森上来笑着说:”姐夫,家里都摆好宴席了,我们别在码头上说话了,快回家吃饭吧。“然后又跟亲姐姐荣爱玲打招呼,逗亲外甥叶晚枫。

只剩叶晚晴一个人,摆明是冷落她。

叶晚晴却笑容未变,淡定得很,全当看猴戏。

荣爱玲注意到丈夫的笑意没达眼底,便出来打圆场,上来介绍叶晚晴:”二弟,你还不认识吧,这是我们家老大,晚晴。“又对叶晚晴介绍:”这是你二舅,年纪一大把了,还爱逗小孩子。“

叶晚晴只笑了一笑,并不开口叫人。

这么一来,气氛就僵住了,幸好叶晚枫打破了这个僵局,说:“难道二舅以前没见过大姐吗?”

叶晚晴还是愿意给这个本性不坏的同父异母的弟弟三分面子的,毕竟当年她与母亲还没被荣爱玲赶出叶公馆时,叶晚枫年纪还小,大概是荣爱玲不想让小儿子知道她这个当妈的丑事,所以并没有细讲她们之间的恩怨,以至于叶晚枫对她们母女都很热情,和对叶晚霞一般无二。

叶晚晴笑着说:“晚枫,我离开楚州的时候,年纪和你第一次见到我一般大,这么多年,我都没有回来过,估计很多人都认不出我了。”

叶晚枫现在的年纪,已经十五岁了,其实只要他认真细想,就会明白这个问题里藏着的矛盾。但作为一个男孩子,他从小没被灌输那些事情,加上荣爱玲有意在他面前遮掩,他一直不曾细想过他自已母亲与叶晚晴的母亲之间会存在矛盾,所以听了这个回答,还理所应当地点头:“也是。别说二舅了,大姐你和张姨搬出去之后,这两年逢年过节都不回家,过年那天,你们回来,你化了妆,我都差点没认出来。”

荣爱玲怕这个话题再往下说,赶紧道:“好了,你二舅说的对,家里都等着我们回去吃饭呢。码头上风大,我们先回家去,有什么话,回家吃了饭再说。”

荣家在楚州,可谓雄霸一方,因此,又有楚州一荣之说。楚州城的商铺,一半都是荣家的;楚州的田地,虽然荣家没有占据一半,但楚州城边上的几个大县,荣家控制的田地,就占了一半。余下的一半,都是产粮不高的贫地。

楚州是城南富,城北贫。因此,荣家的家主、荣爱玲的大堂哥荣嘉甫,才会带着族里说得上话的长辈,去城南的码头迎人。

这边叶致远等人的船一靠岸,吴大管事立刻就派了小厮骑马去南门的码头报信。所以,当叶致远一行人分坐了几辆黄包车,才到城南的荣华街时,荣嘉甫等人已经到家,并亲自在荣园的大门前等着亲迎了。

从黄包车上下来,叶晚晴看到荣园门口站着的这一大群人,莫明就想到了《红楼梦》里元春省亲的描写。

荣家人也住了一条街,叫荣华街,还好不叫华荣街,不然她实在忍不住,会想到曹操败走的华容道了。

如今民国了,女人也能出门,还能出来做事,因此,荣家当家作主的男人们在门口迎接不说,荣家只怕有点身份的女眷,也都来了。

叶晚晴虽然是头一回来,但听荣爱玲叫大嫂,便猜到,眼前这个看着一身富贵的妇人,想必就是荣家新一任家主荣嘉甫的夫人了。

果然,荣爱玲与大堂嫂寒暄完,便介绍:“晚晴,这是我大嫂,你跟着晚枫,叫大舅妈就行了。”

叶晚晴却不想占这个便宜,笑着打招呼:“荣大舅妈,新年好。”既给了荣夫人面子,又没有真的把自已当成荣家的亲戚,但是又表明自已和叶晚枫的亲近。

荣夫人不愧是能当家主太太的人,听到这个称呼,面不改色,笑着夸叶晚晴,说:“长的可真水灵,看着可比晚霞还文雅秀气。”又对荣爱玲说:“我们荣家的姑娘,论长相,倒也不比你们家两个姑娘差,可就缺那么点儿东西,我百思不得其解,今儿看到晚晴,可算是明白过来了,她和晚霞可不都遗传了四妹夫的文人气质, 我们荣家的姑娘呢,恰好就差这一点儿。”

荣爱玲笑着说:“大嫂,你太夸她们了。依着我看啊,你家的瑶儿,再过两年,又学钢琴又学跳舞的,再过两年,成了大姑娘……”

叶晚晴听着二人互相吹捧,然后还有几位夫人附和,只觉得果然是千穿万穿,马屁不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