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大婚下

替嫁之民国少奶奶 方一宇 5382 字 2025-05-03 13:19

列车到站,站台上已经在相应的站台上铺了红毯,陶子砚上前,背着叶晚晴下了车,轻声问:“站稳了吗?”

叶晚晴:“稳了。”

陶子砚才松手,接过方哲明递来的牵巾,放到叶晚晴手上,两人各牵红色彩绸的一端,由得赶来的报社记者拍照。

之后,陶子墨看情况差不多,便跟媒体打招呼,安排护送新人出站,婚车已经在站外排了一长列。

接上人,便直接往陶公馆。

婚礼是照着中式传统的婚礼来办的。

唯一的区别,就是婚车代替了花轿。

车子驶入陶公馆的大门,在主楼门前的空地停下。

能受邀进陶公馆观礼的,除了至亲,便是政府的高官。

叶晚晴头上盖着红盖头,虽然看不见,但听得见,因为看不见,声音就更敏感了。

司长、局长、署长、总长……夫人们的称呼,都习惯带上对方丈夫的头衔。

她可以想象,估计这会儿荣爱玲的心在滴血了。不过荣爱玲是老江湖了,想来脸上控制不住的,只会是叶晚霞。

跨火盆,进门,拜堂。

一系列的仪式完,一声送入洞房,陶子砚扶着叶晚晴,轻声说:“放心,跟着我上楼。等上了楼,就能揭盖头了。”

叶晚晴轻笑:“好。”

但其实这是不可能的。揭盖头还得有仪式。

喜娘一长串的顺口吉利话儿说下来,终于到了称心如意,陶子砚用秤杆挑起盖头,围观的客人们纷纷起哄,夸新娘子漂亮的,夸两人登对的,闹哄哄的,叶晚晴笑着站起身,让喜娘将备好的喜糖端过来,自已亲自端到门口,请大家吃糖。

客人们也没想到新娘子这么大方,笑着纷纷拿了糖,意思一下,说句恭喜,然后识趣散了。

叶晚晴看着安静下来的走廊,笑着对陶子砚说:“我们快点换衣裳吧,不是还要赶到酒店去。”

陶家的喜宴,摆在云山大酒店。

陶子砚将屋子留给叶晚晴,自已则去了隔壁房间。

不一会儿,就有人来敲门,陶子砚打开一看,没想到是叶晚晴本人,一席白色婚纱,妆容也改了,头发上戴着白色的头纱,半遮玉面,纯洁无瑕。

与明艳的红妆不同,身着一身白的叶晚晴,看上去像一朵出水芙蓉。

叶晚晴笑着说:“子砚哥,收拾好了吗?”

陶子砚这才连忙点头,伸出手,叶晚晴挽着他的手臂,二人在前,李月雁与方哲明跟在后头,由旋转楼梯下来。

客厅里坐的除了荣叶两家的与亲眷,便是内阁的几位官员的夫人。女眷这边,自然是陶夫人招待。陶总理则与几位男士在客厅另一侧,对着落地窗,抽烟聊天。

其他人都在外头的花园和草坪上说话,聊天,喝茶。

这时一位夫人看见了,笑着说:“哇!可真是郎才女貌,天生一对啊!”

陶夫人回头一看,也十分满意,儿子满面笑容,看不出半分勉强,她提着的心总算可以完全放下了,谦虚道:“衣服衬人,这大喜之事,心里头高兴,自然看着气色好。”

众人都打趣,说她假谦虚,心里怕不是有多得意呢。

叶晚霞冷哼了一声,小声说:“不过是装恩爱罢了!”

荣爱玲重重地拧了一下女儿的胳膊,低声训斥:“不许乱说。”然后笑着对陶夫人说:“这西式的婚纱,果然很不一样。只是这纱是不是太长了?”

陶夫人笑道:“之前我看到设计,也觉得纱是不是太长了,还问过晚晴,晚晴说:这叫但愿情如纱长。”

一位年轻姑娘看见纱上缀的玫瑰花:“真巧的心思,玫瑰来象征爱情,这纱上织了多少玫瑰呀!”

她是关司长的小女儿——关琼,十八九岁的年纪,正是一心爱浪漫的时候。

陶夫人笑着说:“这个我还真的知道。九十九朵,寓意长长久久。”

关琼羡慕地看着婚纱,说:“等我将来结婚,也要去订一件这样的婚纱,真漂亮,又浪漫。”

关司长夫人笑道:“大家都要笑你了。陶夫人,这婚纱,只怕是从国外订的吧?”

陶夫人摇头:“晚晴自已的铺子上做的,她开了一家时装铺子,做高端定制。这婚纱就是她自已设计的。不仅定制婚纱、礼服,也可以定制旗袍、洋装。”

关琼惊呼:“哇,新娘子这么厉害啊。她的铺子开在哪条街上?”

陶夫人道:“在申海的南京东路上。叫晴云时装。整个南京东路,只有她的铺子,是大大的落地玻璃窗,十分抢眼。我在国内也是头一回见到。以前陪老陶去国外学习,倒是在欧洲见过类似的橱窗设计。”

关琼已经十分好奇:“那我必须要去看看。正好,等暑假我有空了,可以去申海好好玩一玩。”

这时新人已经进了客厅,陶夫人笑着说:“好啊。回头我跟晚晴说,你去做衣服,让她给你打折。”

叶晚晴挽着陶子砚手臂过来,叶晚晴先向陶夫人弯腰行礼:“母亲。”

陶子砚这才跟着行礼,喊:“妈。现在就出发吧?”

陶夫人伸手扶起一对新人,说:“对,现在就出发。开车去云山饭店,还得半小时呢。”然后就招呼众人,准备出发。

叶晚霞恨恨地跟在后头,看着陶子砚为叶晚晴开车门,护送叶晚晴上车,关上车门,又绕到另一边打开车门,坐上车。心里直骂,果然是个花花公子,不是喜欢林雨薇那个女明星的嘛,怎么转头居然对叶晚晴这么上心。

直到坐上车,叶晚霞还满脸不忿,想不通这其中出了什么变故。当初她满心欢喜,期望着陶子砚在码头上接自已。可结果呢,对方直接放自已的鸽子。

要论漂亮,叶晚晴明明不如自已呀。

荣爱玲自然注意到女儿的神色,趁着时机,悄悄说:“快把你脸上的表情收起来,装也得给我装出高兴的样子,别扫了大家的兴。”

叶晚霞不满:“我扫谁的兴了,明明就是冒牌货,要不是我不嫁,轮得到她嘛……”

荣爱玲简直想给女儿一巴掌,咬牙切齿威胁:“扫了你父亲的兴,嫁妆你还想不想多要点了啊?”

叶晚霞看到前头副驾驶座上的父亲,只好闭嘴。

等到了酒店之后,很快,荣爱玲自已都笑不出来了。

宾客落座之后,司仪上台,说了几句感谢众人来赴宴的话,然后便是有请新郎上台。

等陶子砚上台后,司仪问了几个凑趣的关于恩爱的问题,然后才说:“接下来,我们有请新娘的父亲送新娘子上台。”

叶晚晴挽着叶致远的手臂,从旁边的偏厅出来,沿着中间的红地毯走上台。然后将叶晚晴交到陶子砚手上。

然后是新郎与新娘交换戒指。

四周的人都纷纷夸赞,夸陶家果然不同,之前的中式婚礼,现在又是西式的婚礼。

“果然是世纪婚礼,也只是陶家才能这么大手笔呢!”

各种恭维的声音,听得叶晚霞怒火中烧。

本以为这就是最后的环节,没想到,在新人交换了戒指后,司仪却说:“有请新郎与新娘的父母上台,接受新人的致谢。”

荣爱玲站起身,往舞台那边去,不想一会儿,却又回来了。

徐老太太问:“爱玲,怎么回事?”

这一桌,坐的都是荣家的人。

荣爱玲也就没有不说的理由,到底太丢脸了,她凑到徐老太太耳边,说:“张秋云在那边,安排的是她上台。”

徐老太太脸上的笑僵住,片刻又若无其事地说:“致远安排的?”

荣爱玲:“我不清楚。只能过后再问他了。”

徐老太太看看主桌上坐着的自已的儿子,那一桌,除了自已的儿子外,最低的估计就是叶致远了这个市级的官员了,安慰荣爱玲:“这种小事,问不问都无所谓。一个形式而已,千万不要为此和四姑爷闹的不开心。”

台上,新郎与新娘对着双方的父母三鞠躬后,陶总理夫妇和叶致远谦让一番,然后加上张秋云,一起坐在了主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