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另一番天地

替嫁之民国少奶奶 方一宇 5026 字 2025-05-03 13:19

事情如她所料,第二天她回叶公馆吃晚饭,和叶致远说:“父亲,我有点事,想单独和你谈。”

叶致远便让她去书房,听她介绍了陶夫人下个月要办的募捐宴,马上说:“晚晴,你想的很周到,如此一来,你做足了准备工作,你婆婆必定十分高兴。”略一沉吟,便决定亲自打几个电话,并安排了一个秘书给叶晚晴:“申海这边,政府办的孤儿院一共两个,有吴秘书陪同,两个院长才会知无不言。”

叶晚晴这次真心实意道了谢,她在申海住的时间不长,归期已定,于是马上安排起来,拜访了两家孤儿院。两家孤儿院的院长都告诉她,孤儿院里收留了不少被遗弃的孩子,其中大多数是女婴。

两位院长都无奈,说:“如今这个世道,很多家庭重男轻女,生了女儿不愿意养,就偷偷丢在路边或者孤儿院门口。我们这里的孩子,很多都是这样来的。”

叶晚晴看到孤儿院里那些天真无邪的孩子,心里更加沉重。她问院长:“这些孩子将来怎么办?有没有人愿意领养他们?”

院长叹了口气:“领养的人不多,尤其是女婴。很多人还是想要男孩,或者健康的孩子。这里收养的男孩子,几乎都有各种先天性的疾病,否则他们的家里也不会遗弃他们。本来愿意收养的人就非常少,最后被挑走的,基本都是很健康也很聪明的,这种孤儿并不多,会来到孤儿院,多半是家里出了事,或许父母不在了。”

两家孤儿院的条件都很一般,大的那家,一共有三排平房,加起来有十三四间房子,但真正能给孤儿住的,只有七八间屋舍,每个屋子都要住一二十个孩子。另一家小一些,加起来只有十间屋,但却拿出了六间屋子来安置孤儿,因此,两家孤儿院的孩子加起来,就是几百个。

叶晚晴也看了孤儿院的伙食,比她们母女当初最艰难的时候吃的还差,一天两顿,上午十点左右,供应早午饭,吃的米饭,米粒很少,是黄豆、玉米、高梁磨碎,掺杂着谷糠,再放了一点点麦粉,在米饭里掺上一些切碎的青菜,每个孩子能分到一碗,再一小勺咸菜,但这些孩子看上去却吃的很满足。

下午和晚上的这顿饭,则在傍晚六点开饭,叶晚晴看了孤儿院的买菜记录,晚上这顿饭,会有一个菜,要么是黄豆芽,要么是冬瓜,要么是大白菜,基本上就是什么菜最便宜,就买什么。

一个月会有一顿荤菜,但叶晚晴看孤儿院拿出的账本,就知道,即便孤儿院不贪,那顿荤,也不会真的有肉,顶多是买些肥肉熬成渣,放一点在饭里,便算是开荤了。

吴秘书陪着叶晚晴跑了几趟,发现叶晚晴是真的想帮助这些孤儿,当然,他也知道叶晚晴是陶家的三少奶奶,这天结束拜访,回程途中,吴秘书才说:“大小姐,其实孤儿院的情况还算好的,据我所知,更多的流浪儿童都没有机会进入孤儿院。”

叶晚晴一听,这是吴秘书知道更多情况,便问:“吴秘书,莫非你有了解的情况,不如直说。”

吴秘书摇头:“说是说不清楚的,你要想了解,我可以带你去看。我家住在飞霞路旁边的巷子,刚好在租界边上,巷子这头,往飞霞路走,就是租界,往另一头走,就是租界外。那边有不少浪流在乞讨或捡垃圾过活。”

“你如果真的想了解,我可以带你去看。”

叶晚晴点头:“好。明天是星期天,你休息,我就不占用你时间了,后天如何?我会同父亲说,那边仍算你出公差。”

吴秘书点头:“可以。”

等到下车前,吴秘书又特意提了一句:“大小姐,星期一去那边,您务必穿的朴素些,越朴素越好。”

叶晚晴:“我知道了,财不外露。”

“对。”

星期一,叶晚晴让司机开车到吴秘书给的地址,吴秘书已经提前在巷子口上来等着,叶晚晴看见他,说:“吴秘书,我应该没迟到吧?”

吴秘书笑着摇头:“是我怕大小姐来早了,找不到,这边的房子的编号是乱的,不住在这里的人,很难弄明白,就提前了十五分钟出来等。”

他告诉司机车子如何开,停在他家门口,他先进屋,叫了妻子出来,然后对司机说车可以停在哪里,才对叶晚晴解释:“大小姐,那边的街道太狭窄,车子没法进去,只能请你走过去。”

司机停好车,回来跟着一路去。

只隔着一条小小的河沟,通过一道小木桥,桥的那头,简直就是另一个世界。

街道十分窄,路面虽然铺了石板,但因为前几天下了雨,人来人往,路上满是泥。

街道两边的屋子都很矮,比以前叶晚晴和张秋云租的搭出来的屋子还简陋,街上甚至弥漫着一股尿骚味。

吴秘书的妻子不免紧张又担心地看了叶晚晴两眼,被叶晚晴撞个正着,她的脸腾地红了。

叶晚晴大约猜到了她的心思,笑着说:“吴大嫂,我以前也上过班,做过工,我母亲以前还在菜场杀过鱼,你不用担心,虽然味道难闻了一点,但只要这条街安全,就算是不错的了。”

吴秘书惊讶地看了叶晚晴一眼,他当然知道领导的家事,想过叶晚晴能嫁进陶总理家,必定有过人之处,但现在听了这番话,还是十分意外,心里则多了几分佩服:“没错。大小姐说的很是,这条街,包括旁边一两条街,因为挨着租界,还算太平。”

他们什么也不需要做,只沿着这条街走到另一条街,再穿过两条小巷子,叶晚晴就完全明白吴秘书想说的是什么了。

几乎是他们走一路,便有不同的乞讨儿跟上来讨要钱或吃的,小的四五岁,大的十来岁,最初是她看围上来讨饭的几个孩子都皮包骨头,可怜的很,便在街边的包子铺买了十个馒头,给几个小孩子分。

吴秘书阻拦不及,于是,这十个馒头一分出去,这些拿到馒头的乞讨儿一散开,很快就陆续有附近的乞讨儿追了过来,这次不需要吴秘书开口,叶晚晴也知道,自已不能再买任何东西给这些乞讨的小孩子了。否则,指不定会闹出乱子来。

有吴秘书和李司机两个大男人在,他们一驱赶,再加上这些乞讨儿看讨要不到东西,只能失望而归。

而街上暗处的混子们则判断,这一行人,显然也不是什么“肥羊”,不过他们仍在暗处盯着,看叶晚晴一行人只是逛了几条街,什么也没卖,然后就离开了,便估计他们是外地来的,只怕是想来申海落脚的——只要这一行人真的住下来了,到时再去收点保护费也不迟。

叶晚晴一行人只走了两条街,两条小巷子,前后花了大概一个半小时,吴秘书说:“申海租界外头的流浪儿,基本就是这样的情况。”

叶晚晴点头:“那我们回去吧。”

穿过小木桥,过了关卡,叶晚晴觉得自已紧绷起来的肩膀,终于松下来了。她吩咐司机去取车,准备请吴秘书夫妇去喝茶。

吴秘书笑着说:“大小姐要是不嫌弃,不如就去我们家喝点茶。我们虽买不上什么名贵的茶叶,但家里正好有口井,水还不错。”

叶晚晴笑了:“我以前很长时间,连茶都喝不上。那,我就不客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