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午宴的会场,布置在和云殿。
这里是早年太后、皇后等宴请朝廷重臣家眷的地方,建筑宏伟,地方大,适合大型宴会。
如今上头的正席之地,布置成了舞台,舞台中央,一架纯黑色的三角钢琴静静地伫立着,叶晚霞踩着高跟鞋,优雅地走上舞台。她的脸上带着自信的微笑,先是向台下鞠躬,然后才坐到钢琴前,在弹奏之前,先凑到话筒前,笑着说:“接下来我为大家弹一曲《致爱丽丝》,这是一首旋律优美的经典名曲,非常适合今天的主题,希望这首曲目,能为孤儿院的孩子们筹集到更多的善款。”
叶晚霞的钢琴演奏开始了。《致爱丽丝》确实是一首唯美且动人的音乐,她的手指在琴键上轻盈地跳跃,音符如流水般倾泻而出。虽然她的演奏技巧并不算娴熟,但整体表现还算流畅,一曲完毕,她站起身,朝台下再次鞠躬。
场下的宾客们也很捧场,掌声四起。
然而,就在她该下台的时候,叶晚霞却突然凑到话筒前,脸上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她的目光扫过台下的宾客,最后定格在叶晚晴身上,语气中带着一丝挑衅:“亲爱的姐姐,当初我们可是一起学钢琴的。我记得你最喜欢拉赫玛尼诺夫《第三钢琴协奏曲》,今天这个场合,不如你也上来,为大家弹奏这首你最爱的曲子,正好也为孤儿院的孩子献了爱心。”
此言一出,场下的宾客们顿时一片哗然。不管懂不懂钢琴曲,都知道,这是叶晚霞故意使坏,给叶晚晴下绊子了。
有人抱着看戏的心态度,等着看热闹,关家与陶家不和,在政界可不算什么秘密,这叶家姐妹,一个做了关家的儿媳,一个做了陶家的儿媳妇,原本以为这两家会借此修复关系,强强联手,现在看来,是更要比个高下了。
也有人觉得叶晚霞是个不知轻重的人,这是什么场合,就算姐妹有矛盾,也不该在这样的场合,当众使绊子,搅乱了宴会的安排。
懂钢琴的人极少,何行长的夫人与林夫人就是其中的两个,拉赫玛尼诺夫的《第三钢琴协奏曲》是钢琴曲目中最难演奏的作品之一,即便是专业的钢琴家也不敢轻易尝试。叶晚霞的这番话,摆明是冲着叶晚晴去了。
这是在场的人都看得出来的,叶晚霞也没怎么掩饰,她的笑容中带着一丝得意,仿佛已经看到了叶晚晴在台上出丑的样子。
陶夫人作为叶晚晴的婆婆,正准备起身替她解围,却见叶晚晴已经从容地站了起来。
叶晚晴的脸上没有一丝慌乱,反而带着淡淡的微笑。她缓步走上舞台,身姿优雅,气质从容。她站在话筒前,目光温柔地扫过台下的宾客,轻声说道:“按理说,我只跟着晚霞学了三年的钢琴,拉赫玛尼诺夫《第三钢琴协奏曲》这样的高难度曲目,是不够资格当众演出的。不过,晚霞刚才有句话说的很对,今天的宴会,是为了替孤儿院的孩子们献爱心。我就算当众出个丑,只要在座的诸位能为孤儿院的孩子们多募捐一些钱,又有什么关系呢?”
她的语气平和,话却说的十分幽默,这时已经让在场大多数宾客都佩服,这种化解危机的应变能力,既讨喜,又全了所有人的面子。于是,已经有不少宾客鼓掌。还有人附和,说:“正是这个理,今天登台献艺,都是为了募捐,为了孩子们。琴艺不是最重要的。”
姐妹二人在台上擦肩而过,叶晚霞低声说:“姐姐,可别弹到一半,又出岔子哟。”
台下的宾客们自然听不见,她会提出让叶晚晴弹《第三钢琴协奏曲》,正是因为当年学琴,她常常弹到一半,就失败,而叶晚晴也跟她一样。
可是她不会知道,当年叶晚晴为了不让荣爱玲找自已母亲的麻烦,才故意配合叶晚霞,装作学不会。事实上,她的《第三钢琴协奏曲》弹得非常好,当年教钢琴的老师甚至私下劝她去学钢琴,说她有这方面的天赋。
叶晚晴转身坐在钢琴前,等掌声停下,脸上的表情已经变了,仿佛她已经进入一个只有钢琴的世界。
台下的众人都以为她这样说了,只怕钢琴弹的并不好,并没有抱多少期望。
谁也没想到,叶晚晴的钢琴,却弹的十分好。她的手指在琴键上轻盈跳跃,仿佛与钢琴融为一体。指尖流淌出的音符如清泉般纯净,时而如疾风骤雨般激昂,时而如春风拂面般温柔。每一个音符都精准地落在节奏上,强弱变化细腻入微,音色而富有层次。
外行看热闹,即便不懂钢琴的宾客,也看出了叶晚晴的演奏与叶晚霞的截然不同。叶晚霞的曲目虽然优美动听,但节奏简单,缺乏层次感。而叶晚晴的演奏曲目却充满了复杂的变化,仿佛在讲述一个跌宕起伏的故事。她的手指在琴键上飞舞,快速的和弦进行、复杂的琶音跑动,每一个音符都精准无误,令人叹为观止。
内行看门道,懂钢琴的宾客更是被叶晚晴的演奏深深震撼。她的演奏不仅仅是技巧的展示,更是情感的传递。每一个音符都仿佛在诉说着一段故事,时而如雷霆万钧,时而如细雨绵绵。她的演奏充满了感染力,令人不禁屏息凝神,沉浸在这音乐的世界里。
随着最后一个音符的落下,整个会场陷入了短暂的寂静。紧接着,何行长夫人率先鼓掌,掌声如潮水般涌来。宾客们纷纷站起身来,为叶晚晴的精彩演奏献上最热烈的掌声。
而此时的叶晚霞,脸色却变得异常难看。她原本以为叶晚晴会在台上出丑,却没想到她的演奏竟然如此出色。她的笑容早已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脸的尴尬与不甘。她站在舞台的一角,仿佛成了一个多余的人。
叶晚晴站起身,微笑着向台下的宾客鞠躬致谢。她的目光扫过叶晚霞,眼中没有一丝得意,反而带着一丝淡淡的怜悯。她知道,叶晚霞的故意使坏,最终却让自已成了出丑的那个人——正所谓自取其辱,莫过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