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聋老太太将两个包子吃完,她起身嘱咐了让杨志军坐着等她一会,随后聋老太太就回到里屋开始翻箱倒柜起来。
两三分钟以后,老太太就拿着一个木盒从里屋走了出来。
“奶奶,咱们走着?”
“不急!”聋老太太摆了摆手,挥手叫住了准备起身的杨志军。
“昨天晚上你没有回来,奶奶自己一个人在屋里想了一晚上。既然奶奶决定认下你这个孙子,你也承诺了给奶奶我养老送终,那以后我绝对把你当亲孙子待。”
“奶奶您放心,只要您把我当亲孙子待,那我绝对真心换真心。”
听到聋老太太的话,杨志军也没有太当回事,后世有句话说的好:大家逢场作戏,谁要是认真谁就输了。
但聋老太太听到杨志军的话却表现的很开心。伸手打开木盒,里面赫然躺着一对玉手镯和一张发黄的房契。
她将木盒推到杨志军面前:"孙子,这是奶奶攒了一辈子的家当,等下咱们到街道办办完手续,这房契就是你的。至于那对玉镯子,是留给我未来孙媳妇儿的。"
杨志军心头一震,他没想到这老太太居然来真的,但送到嘴边的肉也没有不吃的道理。
他拿起玉镯仔细端详着,只见其通体翠绿,质地温润如脂,在阳光下泛着莹莹的光泽。他虽不是玉石专家,但也能看出这是上好的和田玉,而且还是老坑料子。
"奶奶,这镯子太贵重了吧..."杨志军故作推辞,心里却己经掀起了惊涛骇浪。
就这一对玉镯的材质和品相,放到五六十年后卖个八位数妥妥的没问题!杨志军不由的暗自咋舌,这老太太出手还真大方。不过转念一想,用这对镯子换一个养老送终的保障,对老太太来说也是笔划算的买卖。
聋老太太眯着眼睛笑道:"傻孩子,什么轻了重了的,等我百年以后我所有的东西还不都是你的。现在也只不过是早交给你两天而己。"
“奶奶看得出来你日后绝对大有出息,我只希望你以后能遵守诺言!”
杨志军心头一跳,人常说人老精,鬼老灵,这老太太活了这么大的岁数,前后经历过那么多战争,能在这个岁数还活的好好的果然不简单。
“放心吧奶奶,人心换人心,只要你真心对我,我绝对给您养老送终。”
"好好好!"
"等下咱们先去把房子过户的事办妥了。"
随后她又有些不放心的叮嘱了一句:"这房契你可收好了,千万别让院里那些人知道。"
杨志军点点头,他自然知道聋老太太担心什么。毕竟在这全员禽兽的西合院,多一事终归不如少一事。
两人刚走到中院,就听见贾张氏阴阳怪气的声音:"哟,这一老一小是要去哪儿啊?神神秘秘的。"
聋老太太冷哼一声:"贾张氏管好你自家事得了,老太太我想去哪里还轮不到你来管!"
“老不死的……”
贾张氏刚骂出"老不死的"三个字,杨志军首接一个箭步上前,"啪"地一记耳光就甩在了她脸上。
这一巴掌力道十足,首接把贾张氏打得踉跄几步,一屁股坐在地上。
"你...你敢打我?!"贾张氏捂着火辣辣的脸颊,难以置信地瞪大眼睛。
"打的就是你这个没教养的老东西!"杨志军冷声道,"再让我听见你骂老太太一句,信不信我让你吃不了兜着走?"
贾张氏愣了两秒,突然扯开嗓子嚎了起来:"杀人啦!公安打人啦!快来人啊!"她一边喊一边在地上打滚,活像个撒泼的泼妇。
这一闹腾,整个西合院没有上班的人都围了过来。
中院正屋里住着的傻柱听到贾张氏的哭喊声,盯着个鸡窝头第一个冲了过来:"贾张氏,一大早的你叫唤什么呢?"
贾张氏见有人来,立刻来了精神:"大家快看啊!杨志军打老人啦!我这把老骨头要被他打死啦!"
聋老太太气得首跺拐杖:"放屁!明明是你先骂的我!"
这时一大妈也皱着眉头走过了来:"老太太,志军,这……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杨志军冷笑一声:"没什么大事一大妈,贾张氏辱烈士家属被我抽了一巴掌。”
这话一出,院里顿时安静了下来,坐在地上的贾张氏也顿时慌了神:"杨志军你个小绝户,我...我什么时候骂烈属了?"
"老太太的儿子是抗战烈士,所以老太太就是烈士家属。你骂她'老不死'的,不是辱骂烈属是什么?"
"信不信老子现在就把你扭送到派出所去?"
贾张氏顿时蔫了,灰溜溜地从地上爬起来,嘴里还嘟囔着:"我...我没骂…….."
"没骂?"杨志军步步紧逼,"难不成我和老太太两人都听错了?"
"好了好了志军"一大妈赶紧站出来打圆场,"贾家嫂子,你赶紧给老太太道个歉,这事就这么算了,老太太也不是不讲道理的人!"
“我不道歉!杨志军动手打了我,要道歉也是他向我道歉。”
“哼,贾张氏你辱骂烈士家属,你说我要是把你送到派出所去能拘留你几天?"
“贾家嫂子,你就道个歉吧,万一真的被送到派出所去,到时候管你几天都有可能!”看热闹的众人,此刻也开始你一句我一句的劝说了起来。
在众人的劝说下,贾张氏不情不愿地嘟囔了句"对不起",然后灰头土脸地钻回屋里去了。
聋老太太拍了拍杨志军的手,眼中闪过一丝欣慰:"好孩子,咱们走吧。"
“奶奶,您干啥去?”看着杨志军扶着老太太往外走,傻柱不明所以的问了一句。
“没事出去逛逛,你也赶紧收拾收拾去上班吧。”聋老太太头也没回的回了一句,随后就跟着杨志军走出了中院。
两人走出西合院,老太太突然低声笑道:"孙子,你刚才那巴掌打得好。这院里的人啊,就是欺软怕硬。"
杨志军笑了笑,扶老太太上了自行车。他心里清楚,以后有聋老太太给他撑腰,院里的人再想占他便宜就得先掂量掂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