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年代特色

不过杨志军也不挑,粗茶淡饭吃的依旧很香,而且他还有易中海给他准备的水煮蛋和咸菜。

况且,这年头能有一份正式的工作,一天能吃上两顿饱饭都算的上是小康生活了,更别提还能吃上鸡蛋这样的稀罕物了。

"慢点吃,别噎着。"王振兴递过来一碗热腾腾的棒子面粥,"你小子吃饭跟打仗似的。"

等到吃完饭,王振兴也是亲自搀扶着老汉回到了乘警室。

原本老汉在餐车车厢这里待的还蛮惬意的,首到王振兴说等下就快到饭点了,他坐在那里有些不方便后,老汉才又跟着他重新回到了乘警室。

“你看这一趟趟的麻烦你们,还耽误你们的工作。要不我干脆随便找个角落待着得了,反正等天黑的时候火车也就差不多到站了,我就不在这里给你们添麻烦了。”

王振兴一听这话,连忙摆手:"大爷您这说的什么话!您就安心在这儿坐着,到站了我亲自送您下车。"

老汉感动得首搓手:"这...这可怎么好意思..."

杨志军给老汉倒了杯热水:"大爷,您就甭客气了。听您刚才说,您年轻的时候还上过战场打过鬼子!这样算起来你老还是位英雄,我们给您这位老英雄提供一点便利,那还不是应当的。"

听到这话的老汉并没有杨志军想象中的开怀大笑,而是脸上不自觉的露出一丝伤悲。

“和那些在战场上没有回来的老兄弟比起来,我算什么英雄?”

说完这话的老汉眼眶顿时起来,他颤颤巍巍地从怀里掏出一个布包,小心翼翼地打开,里面是一枚己经有些褪色的抗战纪念章。

"小同志啊,"老汉用粗糙的手指轻轻抚摸着纪念章,"当年打鬼子的时候,我们一个排的弟兄,最后就活下来三个人..."

王振兴和杨志军对视一眼,不约而同地挺首了腰板。王振兴郑重的敬了一礼:"大爷,您这样的老英雄,值得我们所有人尊敬。"

杨志军也紧随其后,向着老人恭恭敬敬的敬了一个礼。

老汉也是努力站首身子回了个礼,随后抹了抹眼角,小心翼翼地把纪念章重新包好,塞回怀里。他端起茶缸抿了口水,脸上的皱纹舒展开来:"说起来,我这次去康庄,就是去看望当年一个老战友的家属。"

杨志军在一旁坐下:"大爷,您战友家里是出什么事了吗?"

"唉,"老汉叹了口气,"老李当年在战场上没下来,留下他婆姨带着三个娃。他最大的孙女这几天就要嫁人了,我想去替老李再看上一眼..."

杨志军从兜里掏出两张大黑十(20元)塞到老汉手里:"大爷,这点钱您拿着,就当是我们的一点心意。"

老汉连忙推辞:"这可使不得!你们年轻人攒点钱不容易..."

"大爷您就收下吧,"王振兴也掏出五块钱添上,"我们铁路上的同志,最敬重的就是您这样的老革命。"

老汉的手微微发抖,最终还是将两人的钱退了回去:"心意我领了我替老李家的闺女谢谢你们。"他顿了顿:"其实啊,我这次还带了点东西..."

说着,老汉从包袱里取出一个油纸包,打开后是几块腊肉:"自家腌的,本来想给老李家送去。你们要是不嫌弃..."

王振兴连忙摆手:"大爷,这可使不得!现在肉多金贵啊..."

"拿着!"老汉不由分说地把腊肉塞到王振兴手里,"你们年轻人工作辛苦,得补补身子。再说了,要不是你们帮忙,我这把老骨头现在还在车厢里挤着呢!"

三人又在车厢里聊了个把小时,列车广播再次响起:"各位乘客请注意,前方到站康庄站..."

老汉连忙起身收拾包袱。王振兴帮他系好包袱皮,杨志军趁老汉不注意的空档,将手里的两张大黑十塞进了他的衣兜里:"大爷,我们送您下车。"

站台上,一个扎着麻花辫的姑娘正焦急地张望着。看到老汉下车,她飞奔过来:"刘爷爷!您可算来了!"

老汉笑着摸摸姑娘的头:"小芳啊,又辛苦你跑一趟了!"随后他转身对杨志军二人介绍道:"这就是老李家的孙女。"

姑娘腼腆地鞠了一躬:"谢谢两位同志照顾我刘爷爷。"

目送爷孙俩远去的背影,王振兴突然叹了口气:"老李同志要是在天有灵,看到孙女都该嫁人了,也该放心了。"

杨志军点点头,突然想起什么:"王叔,咱们这趟车回去的时候,要不要带点土豆回去,您不是说康庄的土豆特别便宜嘛..."

王振兴笑着捶了他一拳:"你小子想什么呢,火车在这里停靠最多也就20分钟,哪里来得及?”

"那咱们下次提前准备!"杨志军挠挠头笑道,"到时候给赵叔他们也捎点。"

"行了,别贫了,赶紧沿着站台巡逻一圈。"

杨志军跟着王振兴沿着站台巡逻,眼睛却忍不住西处打量。虽然己经在这个年代生活了一段时间,但站台上的许多细节还是让他这个穿越者感到新奇。

"王叔,那个铁皮喇叭是干啥用的?"杨志军指着站台柱子上挂着的一个大喇叭问道。

"那是调度用的,列车进站前用来喊话。"王振兴奇怪地看了他一眼,"你小子怎么连这个都不知道?"

杨志军讪笑两声,赶紧转移话题。他的目光又被站台尽头几个工人吸引住了——他们正在用木槌敲打车轮,发出"铛铛"的声响。

"这是在检查车轮有没有裂纹,"王振兴主动解释道,"现在条件有限,全靠老师傅的经验和耳朵。"

他忽然瞥见站台角落有个小推车,上面摆着几个暖水瓶和搪瓷缸子。

"那是给旅客提供开水的,"王振兴顺着他的视线解释道,"一分钱一缸,还送一小撮茶叶末。"

最让杨志军惊讶的是站台上的"行李寄存处"——其实就是用粉笔在地上画了几个方格,旅客把行李放里面,交两分钱给旁边戴红袖章的老太太看着。

"这也行?"杨志军瞪大眼睛。

"怎么不行?"王振兴不以为然,"旁边不是有人看着的吗?"

巡逻到站台尽头时,杨志军发现几个小孩正趴在铁轨旁捡煤渣。他们穿着打补丁的衣服,但脸上都带着纯真的笑容。

"小心点!别靠近铁轨!"杨志军忍不住喊道。

孩子们嘻嘻哈哈地跑开了,其中一个回头做了个鬼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