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磕了磕烟袋锅,沉稳地说道:“不管怎样,先把这消息传开,让大家都有个心理准备。至于他们信不信和我们的关系不大,要不是看在大家都是沾亲带故的份上,这个消息我都不想告诉他们。自成,你等会儿去找自理说说,让大伙心里有个数。”
爷爷口中的李自理是李家岭村现在的大队长。李家岭整个村子的人都姓李,据说祖上是同一个祖宗。
再加上李自理在李光照父亲那一辈里年纪最大,所以当初选大队长的时候,他顺理成章地就成了李家岭的大队长。
李光照心里清楚,前世的时候,李自理这个大队长,应该是在今年秋收之后就被公社的人给罢免了。
原因是别的村子上报的亩产粮食产量都有一两千斤,甚至五六千斤,可李家岭最多的亩产才堪堪不到400斤。
公社上面的领导觉得李自理这个大队长不作为,一怒之下就把他给罢免了。
而且在接下来一年多的时间里,李家岭更是一连被罢免了三位大队长,理由如出一辙:拖社会主义的后腿。
大伯点头应下,看着李光照,眼中满是欣慰:“老三,你这孩子真是长大了,考虑事情比我们都周全。”
李光照笑了笑,真诚地说道:“大伯,这是大家共同的事儿,我也是咱李家岭的一员,肯定要出份力。咱们一起想办法,就没有过不去的坎儿。”
李成德看着和和气气的一家人,满意地点了点头。
随后,他轻轻敲了敲手中的烟袋锅,待家里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到自己身上,才清了清嗓子,缓缓说道。
“咳咳,你们也别太忧心。其实从去年村里要搞什么大食堂的时候,我就留了个心眼,所以去年大队里的人来收粮食的时候,我便悄悄藏起了一部分。”
众人听了,先是一怔,紧接着眼中纷纷露出惊喜与敬佩的神色。李光辉满脸惊讶,脱口问道:“爷爷,您藏了多少粮食啊?”
李成德不紧不慢地吐出一口烟,神色平静地说:“大概藏了三百斤粗粮,虽说不算多,可到了关键时候,也能撑上一阵子。”
大伯母吴玉珍激动得眼眶泛红,连声说道:“爹,您可太有先见之明了,这下咱们心里可踏实多了。”
李光照心里清楚,这三百斤粗粮对于一大家子人来说,作用有限,但他还是由衷地佩服爷爷的远见。
“爷爷,您这一手藏粮太关键了。不过咱们这么多口人,这三百斤粗粮,最多也就够维持不到一个月。当务之急,还是得想法子多囤些粮食。”
李光亮连忙附和:“对呀,老三说得在理,咱们可不能光指望这点存粮。”
李成德磕了磕烟袋,沉思片刻后说:“我也明白这个道理,可现在再说这些,怕是有些晚喽。”
有“察言观色”和“情绪感知”技能在,李光照自然清楚家里人现在的心情,所以他决定给大家吃颗定心丸。
“爷爷、大伯,你们也别太担心。我一听到那个消息,就开始着手囤粮了,如今我手里差不多有五千斤粮食。就算情况真像那人说的那么严重,我想着这些粮食也能应付好长一段时间了!”
众人听到李光照这话,原本沉闷压抑的氛围瞬间被打破,所有人都满脸震撼与惊喜,目光齐刷刷地看向他。
爷爷李成德眼中先是闪过一丝诧异,手里磕烟袋的动作也停了下来,但随即他又想到了什么,嘴不对心的说了句*“乖孙,你竟然有这么大的能耐,五千斤粮食可不是个小数目,你是怎么做到的?”
大伯李自安也看到了自己老爹的面色,装出一副满脸吃惊的模样,急切的问道:“大侄子,快跟大伯说说,你这些粮食都是从哪儿弄来的?”
李光照笑了笑,解释道:“我在城里结识了几个做小生意的朋友,听闻这个消息后,便从他们手里买了好几次,总算是攒下了这些。”
只有李光照自己心里清楚,这些粮食实际上都是从黑市王龙手里买来的,但他早己不是从前那个莽撞冲动的毛头小子了,能不让家里人操心的事儿,他还是选择尽量隐瞒。
李光辉一脸佩服,伸手拍了拍李光照的肩膀:“老三,你可太了不起了。有了这些粮食,咱们家心里就更有底气了。”
李光亮兴奋得摩拳擦掌:“这下好了,就算大旱真的来了,咱也不怕。老三,你可帮了大忙。”
大伯母吴玉珍眼中满是欣慰,拉着李光照的手说道:“三儿,多亏了你,不然我们还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这时,爷爷李成德又磕了磕烟袋,神色恢复了几分沉稳,目光缓缓扫过众人,神情有些严肃。
其实从李光照回来到现在说的大部分的话,他都是不相信的!什么钓鱼卖的钱?用脚后跟想都知道那些钱都是儿子儿媳妇,要么就是自己孙子两口子给他的。
至于五千斤粮食?李成德只能说自己这不靠谱的孙子这么一说,大家也就那么一听!谁当真谁吃亏,主打的就是一个乐呵。
五千斤粮食没有,不过他估计西五百斤粮食还是有的!当然,那粮食肯定也是自己儿子李自强屯的,和自己这孙子的关系不大。如果说真的要是和他有关系,那估计也就是帮忙扛了两袋粮食,仅此而己。
还有一种可能就是自己儿子放粮食的时候,不小心被李光照看到了。
想到这里,李成德清了清嗓子:“咳咳,大家都听好了,这件事儿,咱们自家人心里清楚就行,千万不能到外面去宣扬。你们想想,这么多粮食要是传了出去,被那些居心不良的人惦记上,那可就是大祸事啊!”
大伯李自安连忙点头,神色凝重地说:“爹,您说得对。这事儿一旦传开,保不准会招来什么麻烦,咱们可得守好这个秘密。”
李光辉也一脸郑重地保证:“我肯定一个字都不会说出去,老三好不容易攒下这些粮食,可不能因为咱们管不住嘴出了问题。”
李光亮拍着胸脯,信誓旦旦地说:“放心吧爷爷,就算有人打死我,我也绝不把这事儿透露出去。”
大伯母吴玉珍紧紧握住李光照的手,小声叮嘱道:“三儿,你自己在外面也要多加小心,千万别让人看出破绽。”
李光照认真地点点头:“爷爷、大伯,我心里有数。这事儿本就敏感,要是被人知道我囤了这么多粮食,肯定会惹来不必要的麻烦。”
爷爷李成德看了看李光照一脸认真的模样,苦笑着又抽了一口烟,缓缓说道:“咱们家虽说有了这些粮食,但也不能掉以轻心。一方面,乖孙让你爹得把粮食藏好,找个隐蔽又安全的地方以备不时之需;另一方面,还得继续想办法应对大旱。”
“光辉,你明天干活的时候,找村里的几个长辈探探口风,看看大家对这场大旱是个啥看法。”
李光辉应道:“好嘞,爷爷,我下午干活的时候就去打听打听。”
一家人又商量了一会儿,大伯他们又到了下地干活的时间就下地了。毕竟在这个集体经济的时代,不干活就拿不到工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