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六点,火车缓缓驶入县城车站。周晓芸透过车窗看到站台上稀稀落落的乘客,几个推着小车卖早点的小贩,还有远处笼罩在晨雾中的矮山。七年了,这座小城似乎没有任何变化。
"醒醒,到了。"她轻轻推了推靠在她肩上熟睡的郑志强。
郑志强猛地抬头,右臂下意识地做出保护姿势,牵动了还未痊愈的伤口,疼得他倒吸一口凉气。这个反应让周晓芸心头一紧——他的身体还记得那些危险时刻。
站台上冷风刺骨,周晓芸裹紧了外套。郑志强单手拖着行李箱,两人随着人流走向出站口。远远地,周晓芸就看到母亲瘦小的身影在出站口张望,旁边站着郑志强的父亲,一个高大沉默的退休中学教师。
"妈!"周晓芸喊了一声,嗓子因为久未发声而有些嘶哑。
母亲快步走过来,先是上下打量女儿,然后目光落在郑志强吊着的手臂上:"怎么回事?不是说只是去参加调研项目吗?"
"不小心摔了一跤。"郑志强抢先回答,给了周晓芸一个眼色,"没事,快好了。"
母亲狐疑地看着他们,最终没再追问:"先回家吧,我熬了粥。"
郑志强的父亲走过来,默默接过行李箱,拍了拍儿子的肩膀。这个简单的动作让周晓芸鼻子一酸——郑父向来不善言辞,但每次儿子回家,他都会用这种方式表达关心。
母亲叫了辆三轮车,西人挤在狭小的车厢里,穿过清晨的街道。小城刚刚苏醒,早点铺冒出腾腾热气,几个晨练的老人慢跑经过,菜市场门口己经排起了长队。这种慢节奏的生活场景让周晓芸感到一种久违的平静。
周家住在城东的老居民区,一栋五层楼的三楼。房子不大,但收拾得井井有条。进门就是熟悉的饭菜香,周晓芸深吸一口气,仿佛回到了学生时代。
"你们睡晓芸的房间,我换了新床单。"母亲边说边从厨房端出热粥和腌菜,"郑老师,您也一起吃吧。"
郑父点点头,在餐桌旁坐下。周晓芸注意到两位老人时不时交换眼神——显然他们都察觉到儿子儿媳这次"突然回家"并不简单,但都默契地没有多问。
饭桌上,母亲问起他们的工作,周晓芸含糊地应付着。当郑志强提到可能考虑调岗时,郑父的筷子顿了一下。
"教育局纪检组?"郑父放下碗,"那个位置空了半年了,没人愿意接。"
周晓芸和郑志强对视一眼——看来郑父对系统内的情况了如指掌。
"为什么没人愿意接?"郑志强问。
郑父看了儿子一眼:"得罪人。"短短三个字,却道出了整个反腐工作的困境。
饭后,母亲坚持要周晓芸去休息,自己则拉着郑志强询问伤势详情。周晓芸躺在床上,听着客厅里断断续续的对话声,不知不觉又睡着了。
她梦见自己站在一个巨大的迷宫里,手里抱着一个婴儿,身后有什么人在追赶。转弯时婴儿突然变成了证据文件,她拼命想抓住飘散的纸张...
"晓芸?"郑志强的声音将她拉回现实。
窗外己是黄昏,房间里光线昏暗。郑志强坐在床边,手里拿着一个塑料袋。
"你妈非要带我去医院复查。"他小声说,"医生给换了药,还开了些补血的中药。"他顿了顿,"我顺便买了这个。"
他从塑料袋里拿出两支验孕棒。周晓芸一下子清醒了,坐起身来。
"现在试吗?"郑志强问,声音里有一丝难以察觉的颤抖。
周晓芸点点头,接过验孕棒走进卫生间。关上门,她才发现自己的手在微微发抖。按照说明操作后,她将验孕棒放在洗手台上,盯着那小小的显示窗,心跳如鼓。
三十秒像是一个世纪那么长。当两条清晰的粉线出现时,周晓芸双腿一软,不得不扶住墙壁才没有跌倒。她盯着那两条线,各种情绪如潮水般涌来——喜悦、恐惧、期待、忧虑...最强烈的是种不真实感,仿佛这不是发生在自己身上。
门外,郑志强轻声问:"怎么样?"
周晓芸打开门,没有说话,只是把验孕棒递给他。郑志强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嘴角上扬到一个不可思议的弧度。他小心翼翼地抱住她,像是怕碰碎什么珍宝。
"我要当爸爸了。"他在她耳边轻声说,声音里满是难以置信的喜悦。
周晓芸靠在他胸前,听着他加速的心跳。这一刻,她突然理解了母亲当年反对她远嫁的心情——那不是对郑志强个人的不满,而是对女儿即将面对的人生风险的担忧。
"先别告诉爸妈。"周晓芸说,"等稳定了再说。"
郑志强点点头,但眼中的光彩丝毫未减。他轻轻抚摸她的小腹,动作生涩却温柔,仿佛己经能感受到那个小生命的存在。
晚饭时,母亲做了周晓芸最爱吃的红烧鱼和酸辣土豆丝。周晓芸刚夹起一块鱼,突然感到一阵恶心,不得不放下筷子,强压住反胃的感觉。
"怎么了?"母亲敏锐地察觉到异样。
"可能是太累了。"周晓芸勉强笑了笑,转而夹了些清淡的青菜。
母亲若有所思地看了她一眼,没再追问,但起身去厨房冲了一杯姜茶:"喝点这个,暖暖胃。"
晚上,周晓芸和郑志强挤在她学生时代的小床上。床对于两个成年人来说有些狭窄,他们不得不紧贴着对方。这种亲密的距离在以前会让她感到烦躁,现在却有种安心的感觉。
"你想过吗?男孩还是女孩?"郑志强在黑暗中轻声问。
周晓芸摇摇头,随即意识到他看不见:"没具体想过...你呢?"
"健康就好。"郑志强的手轻轻覆在她的小腹上,"名字倒是想过几个。"
这个回答让周晓芸心头一暖。她突然想起什么,转身面对他:"省纪委的工作...如果我真的去了,怀孕会不会有影响?"
郑志强沉默了一会儿:"前期应该没问题,后期可以申请调内勤。"他顿了顿,"不过,决定权在你。"
周晓芸将这个问题暂时搁置。现在有更紧迫的事情需要考虑——那些未了的威胁,孙副书记的残余势力,以及他们回到省城后可能面对的报复。
第二天一早,母亲要去菜市场,周晓芸提出同行。走在熟悉的街道上,母亲终于问出了那个问题:"你们到底遇到什么事了?"
周晓芸犹豫了一下,选择性地透露了一些:"我们举报了一些腐败问题,得罪了人。"
母亲脚步一顿,脸色变了:"所以志强的手..."
"不是意外。"周晓芸低声确认。
母亲深吸一口气,突然加快脚步:"跟我来。"
她们没有去菜市场,而是拐进了一家老字号药店。母亲和柜台后的中年妇女熟络地打招呼:"李姐,给我拿点三七粉和红花,要最好的。"
"哟,这不是晓芸吗?"李姐认出了周晓芸,"好久没回来了。听说你爱人受伤了?严重吗?"
周晓芸一怔——她们刚到一天,消息怎么传得这么快?
"小伤,快好了。"母亲抢先回答,同时意味深长地看了周晓芸一眼。
李姐一边抓药一边说:"昨天老刘家女婿在县医院看到郑老师了,说伤得不轻呢。你们在省城遇到什么事了?"
周晓芸背脊一凉。这个小县城的信息网络远比她想象的发达,而他们才刚到一天。
离开药店后,母亲压低声音:"从现在开始,对外就说志强是摔伤的。这地方小,什么闲话都能传到省城去。"
这个警告让周晓芸意识到,即使在看似安全的家乡,他们也不能完全放松警惕。
回家的路上,周晓芸注意到一辆黑色桑塔纳缓缓驶过,车窗贴着深色膜,看不清里面的人。车子在拐角处停下,但没有乘客上下车。这种异常在省城可能不起眼,但在小县城就显得格外突兀。
"妈,最近县里来了很多外地车吗?"周晓芸装作随意地问。
母亲想了想:"不多吧,除了几个来做生意的。"她顺着周晓芸的目光看到了那辆桑塔纳,"怎么了?"
"没什么。"周晓芸挽住母亲的手臂,加快了脚步。
午饭时,周晓芸把看到可疑车辆的事告诉了郑志强。两人决定下午去郑父家拜访,顺便看看县城的情况。
郑家住在城西的教师宿舍,一套两居室的老房子。郑父独居多年,家里收拾得一尘不染,书架上摆满了教育类书籍和相册。周晓芸注意到客厅墙上新挂了一幅字:"浩然正气"——这是郑父退休后参加老年书法班的作品。
郑父给他们泡了茶,然后从抽屉里拿出一个信封:"志强,这个给你。"
郑志强打开信封,里面是一把钥匙和一张纸条。
"我在老林业局家属院有套空房子,"郑父说,"三楼,南北通透。如果你们在省城住得不踏实,可以回来。"
这个出乎意料的安排让周晓芸和郑志强都愣住了。郑父显然己经从各种蛛丝马迹中拼凑出了真相,并且用自己的方式提供支持。
"爸..."郑志强声音有些哽咽。
郑父摆摆手:"我教书三十多年,最骄傲的不是带出多少大学生,而是没让一个孩子学坏。"他看向周晓芸,"你们做得对,但要小心。"
回周家的路上,周晓芸和郑志强选择了步行,穿过县城中心广场。夕阳西下,广场上聚集了不少散步的居民,孩子们在喷泉边嬉戏,几个老人打着太极拳。这种平凡的景象此刻在他们眼中却弥足珍贵。
"如果我们回来,"郑志强突然说,"孩子可以在广场上学骑车。"
周晓芸想象那个画面,心头涌起一股暖流。但随即,理智又将她拉回现实:"我们的工作、朋友都在省城..."
"只是想想。"郑志强握住她的手,"无论在哪里,只要我们在一起。"
这个简单的宣言让周晓芸眼眶发热。她突然意识到,经历了生死考验后,那些曾经困扰他们的琐碎矛盾变得如此微不足道。
晚饭后,周晓芸帮母亲洗碗时,母亲突然说:"你怀孕了,对吧?"
周晓芸手一滑,盘子差点掉进水池。母亲了然一笑:"我是你妈,还能看不出来?早上那鱼..."
"才刚确认。"周晓芸低声承认,"本来想过几天再告诉你们的。"
母亲擦干手,转身面对女儿:"晓芸,妈以前反对你们,是怕你受苦。"她摸了摸女儿的头发,"但现在我看到了,志强是个好丈夫,也会是个好父亲。"
这个迟来的认可让周晓芸鼻子一酸。她靠在母亲肩上,像小时候那样。
"妈,我有点害怕。"她轻声说,"那么多事还没结束,我怕保护不了这个孩子..."
母亲坚定地搂住她:"怕什么?有妈在呢。当年我一个人把你拉扯大,不也过来了?"
晚上,周晓芸的手机突然响起。来电显示是一个陌生号码,归属地是省城。她犹豫了一下,还是接了起来。
"周老师,"一个陌生的男声说,"郑老师的手伤好些了吗?"
周晓芸浑身一僵:"你是谁?"
"教育局人事处的,"对方说,"想了解一下郑老师的情况,方便他回来办手续。"
周晓芸警觉起来——郑志强请假是通过正规渠道,人事处不可能不知道他的伤情。而且,这个声音莫名让她想起那个无声电话。
"他很好,谢谢关心。"她简短回答,然后挂断了电话。
郑志强从浴室出来,看到周晓芸脸色不对:"怎么了?"
周晓芸告诉他来电内容,郑志强立刻拨通了钟组长的电话。钟组长让他们别担心,说明天会派人来县城接他们回省城。
"这么快?"周晓芸有些意外,"不是说休息一周吗?"
"孙副书记的案子有了新进展,"钟组长的声音透过话筒传来,"需要你们回来确认一些细节。而且..."他顿了顿,"你们在县城也不一定安全。"
挂断电话后,周晓芸和郑志强站在窗前,望着夜色中的小城灯火。短短两天,这个曾经熟悉的地方既给了他们温暖,也让他们看到了潜藏的风险。
"回去后,"周晓芸轻声说,"我想接受省纪委的工作。"
郑志强转头看她:"因为孩子?"
"因为我想让ta出生在一个更干净的世界。"周晓芸抚摸着自己的小腹,"而且...我突然觉得,比起教书育人,现在有更紧迫的事情等着我去做。"
郑志强将她搂入怀中,两人静静依偎,窗外的灯火在夜色中闪烁,像是无数个等待被讲述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