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庆生诗会

“此物名为‘九宫格火锅’,”史铮朗声介绍,“围炉而坐,自取自烫,方显热闹,正合今日芳辰之喜。”

“火锅?”宝玉第一个好奇地凑上去,“这红的汤……看着就馋人!像不像那太上老君的炼丹炉?”

“宝兄弟尽会胡说!”探春笑着嗔道,目光也被那新奇玩意儿吸引。

在史铮简单示范下,众人纷纷落座。贾母、王夫人等长辈一桌,年轻姊妹们并宝玉围坐另一大桌。薄如蝉翼的各色肉片、鲜灵水嫩的时蔬、滑嫩的鸭血、弹牙的丸子……琳琅满目摆满长案。小厮穿梭,奉上史铮特制的香油蒜泥碟、芝麻酱腐乳碟等蘸料。

“老祖宗,您尝尝这清汤锅里的竹荪,最是滋补鲜美。”史铮亲自为贾母布菜。

贾母尝了一口,眼睛一亮:“嗯!鲜!嫩!铮哥儿这心思,真是绝了!”

“这麻辣牛肉,过瘾!”湘云吃得鼻尖冒汗,小嘴通红,却大呼痛快。

“这冻豆腐吸饱了汤汁,妙极。”宝钗小口品尝,优雅依旧。

“羊肉鲜嫩,入口即化,配上这酱料,从未尝过此等美味。”黛玉也难得赞道。

连素来沉默的迎春、惜春都忍不住多添了几筷。宝玉更是吃得眉飞色舞,连连称赞,只恨肚子太小。火锅的热气蒸腾,欢声笑语盈满轩阁,气氛热烈至极。

火锅正酣,史铮再次拍了拍手。数十名丫鬟捧着剔透的琉璃杯鱼贯而入。杯中浅褐色液体散发着的奶香与茶香,杯口堆着雪白蓬松的“云顶”(打发奶油),点缀着煮得晶莹的红豆、芋圆。

“此乃‘珍珠雪顶奶茶’,”史铮亲手将第一杯奉给贾母,“老祖宗尝尝,解辣润口。”

贾母啜饮一口,冰凉丝滑的口感裹挟着甜蜜与茶香,让她舒适地眯起了眼:“好!又甜又香,还不腻人!云丫头,快尝尝你哥哥给你备的‘仙露’!”

湘云早己迫不及待,猛吸一大口,幸福得眼睛都弯成了月牙:“哇!好喝!太好喝了!铮哥哥,这‘珍珠’弹弹的,这‘云顶’像棉花糖!我能天天喝吗?”

“云妹妹,小心积食。”宝钗笑着提醒,自己却也忍不住小口品尝,眼中满是惊艳。

黛玉捧着精致的琉璃杯,看着杯中层次分明的“景致”,轻声道:“茶香清雅,奶味醇厚,甜而不腻,更难得这新奇搭配,三哥哥心思之巧,冠绝神京。”她的话引得众女纷纷点头,连薛姨妈都赞不绝口。

宝玉更是大呼:“此物只应天上有!史家三哥,回头定要告诉我这方子,我让袭人她们也学着做去!” 他这“方子”之语引得众女一阵轻笑。

宴席进入尾声,气氛愈加热络。黛玉提议:“云妹妹芳辰,我等姊妹皆有所贺。今日天高云阔,江风浩荡,不如即景赋诗,以贺芳辰?”

众女纷纷响应。史湘云当仁不让,望着窗外奔流江水与漫天霞光,脆声吟道:

“江流浩荡送春归,霞染云裳醉晚晖。莫道女儿无壮志,且看鸿鹄振翅飞!”

豪气干云,赢得满堂彩。

探春紧随其后:

“柳线穿风戏碧波,夭桃灼灼映新荷。韶光易逝休辜负,且趁东风放浩歌。”

积极向上,词句清丽。

迎春温婉含蓄:

“亭外烟波阔,亭中笑语频。花开逢此日,岁岁愿长春。”

惜春空灵:

“云影渡江心,风摇万点金。年年芳草绿,岁岁有知音。”

宝琴活泼:

“江楼今日宴群芳,笑语喧阗酒盏香。愿得年年春似锦,云霞长伴寿星旁。”

宝钗端庄大气:

“海棠新著锦,云鬓正堆鸦。心似琉璃澈,笑颜灿若霞。愿得年年似今日,江风明月共清嘉。”

黛玉压轴,眼波流转间,清泠之音如玉磬:

“**逝水滔滔去不回,孤亭斜倚暮云堆。且将肝胆酬知己,莫使金樽空对晖。世事浮云何足问?心随鸥鹭共忘机。明朝纵有风兼雨,笑看江天白浪飞!**”

意境超然,才情卓绝,引得贾母都拊掌赞叹:“好!林丫头这首,气魄胸襟,不输男儿!”

宝玉也听得心痒,抓耳挠腮道:“我也来一首!嗯……**座上宾朋笑语哗,江风送爽日西斜。愿妹常开笑口大,寿比南山不老花!**” 虽首白了些,却也热闹应景,众人皆笑。

“铮哥哥!该你了!”湘云跳起来,跑到史铮身边,扯着他的袖子摇晃,“今日我生辰,又是你作东,可不能比林姐姐差!”

所有目光瞬间聚焦。连贾母都含笑看着这位如今越发深不可测的史家世子。

史铮从容起身,走到轩边巨大的雕花木窗前,负手望向那奔腾不息的大江,落日熔金,江风鼓荡起他的袍袖。他缓缓开口,声音不高,却清晰地送入每个人耳中:

“云妹妹生辰,诸位姊妹珠玉在前,史铮不才,也献拙一首,为云妹妹贺,亦为天下所有如诸位姊妹般灵秀聪慧之女儿贺。”

他微微一顿,目光扫过轩内一张张或明艳、或清丽、或温婉、或灵动的脸庞,最终落在湘云充满期待的眼睛上,一字一句,声如金玉: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

开篇西句,石破天惊!如同惊雷炸响!众人皆惊,连贾母都收敛了笑容!

史铮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股冲破云霄的豪迈与激赏:

“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

他猛地转身,目光灼灼,如同火炬,首视着被这磅礴气势和惊世之语震撼得呆住的史湘云,也扫过同样心神剧震的黛玉、宝钗、探春等人:

“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