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叶晚霞议亲

替嫁之民国少奶奶 方一宇 6304 字 2025-05-03 13:19

陶子墨夫妇的吵架,以王娜的异想天开的请求开始,以陶子墨的讲道理结束,最后王娜想达成的条件一个没成不说,还得赶紧反过来劝丈夫别分家结束。

王娜害怕分家,失去陶家大少奶奶的名头,风光至少减一半。陶子墨也不是不清楚妻子的性子,不过这种小事,他懒得上纲上线,于是都不会真的上升到动怒。

可叶晚霞就没有那么轻松蒙混过关了。

一回到酒店,叶晚霞本来想直接溜回自已房间的,结果叶致远一句话,她就得乖乖跟着到父母的房间来挨骂。

这个时候,她知道,不吭声才是最保险的,于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任叶致远发火,就是不吭一声。

最后,叶致远发了一通火,想到关家商量婚事的安排,也无计可施:“要不是明天和关家见面,我真想给你一巴掌!”

叶致远冷着脸,坐在沙发上,而叶晚霞,被他罚站,低着头,做出一副委屈样。

今天在陶家揭出陶子砚夜会林雨薇的事,叶晚霞就知道,过后肯定她爸要算账。当时她觉得,大不了挨一顿骂,明天要和关家见面,商量结婚的事,这才是她有恃无恐的底气。

不过,她可不笨,能少挨一会儿骂,总是好的。摆出受委屈的样子,说:“爸,我当时只是看陶子砚若无其事的样子,想替姐姐打抱不平嘛。”

叶致远盯着小女儿,怒笑:“你是觉得我比你还蠢,还是觉得我不知道你的性子?”

荣爱玲心疼女儿,赶忙打圆场:“晚霞从小就是这么个心直口快的性格,你又不是不知道,致远,既然陶家都没当回事,事情都圆过去了,你说两句就行了,没必要动怒。动怒伤身!”

叶致远的怒目转向妻子:“爱玲,在小辈面前,我给你留面子。以前你总说,晚晴的性子不好,口口声声说晚霞教养得好,原来就是这么个好法。晚霞自私自利的性格,原本我想着,一个女孩子,这样不容易吃亏。可她倒好,自私自利,专门针对一家人。”

“亏你还是荣家出来的,一个家要兴旺,不对外精明,光对内横,有什么用!”

“今儿亏得晚晴机灵,把事情给揭过去了。不然,我们和陶家联姻,倒联出仇来,我就算了,就算不能再往上升,也勉强过得去。以后晚枫怎么办?得罪陶家,以后他要从政,要是陶家记恨,使绊子,你们也不想想,陶季在官场上,多少故旧?”

提到心爱的小儿子,荣爱玲也冷静不了了,说:“致远,我不是那个意思,晚霞今天做的不对,即便你不教训她,我也是要骂她的。不过是想着明天要和关家商量婚事,要处罚,也等回了申海再说,也不迟,对吧?”一边冲女儿使眼色。

叶晚霞不情不愿,还是低头认了错:“爸,我错了,以后不敢了。”

荣爱玲说:“让她早点回去洗漱休息吧。明天跟关家见面,一切以明天的大事为重。”

考虑到关司长和关家的重要性,叶致远冷哼了一声,到底没再发火,叶晚霞见机赶紧退出去。

第二天,与关家的见面,选在同样盛名在外的另一家饭店——聚香楼。

这里离奕王府较近,据说很多皇室宗亲,爱来这里吃饭赴宴。

关家来的人,除了关皓的父母,还有关司长夫妇。

而叶家,则是叶致远和荣爱玲,加上叶晚霞姐弟。

互相引荐之后,关司长主动开了口,说:“皓哥儿是我这些侄儿里头,最出众的,从小就爱读书,天赋好,还肯用功。所以,我们一大家子,都对他寄予厚望。送他出国留洋,想着多开拓眼见,没想到,他与令千金有缘,正好搭乘了同一艘游轮,前往美利坚。”

关司长夫人笑道:“都说十年修得同船渡。如今我们两家坐在一起,商量亲事,可见老话说的再不会错了。”

关皓的父母也是能说会道的,关母笑着接过这话,道:“正是,正是。可不就是缘份嘛。关皓以前在这方面完全不开窍,家里选来服侍他的丫头,也有那心大胆大的,他倒好,直接让人捆了,说不管我怎么处置,反正他不要这样的丫头。我还和他父亲说,这可怎么得了,大学读完了,按照我们以前的规矩,早都成亲了,他倒好,一门心思读书。”

“后来皓哥儿写信来家,突然在信里提到叶姑娘,我和他爸说,看来我们儿子开窍了。可是呢,半天都追不上,我和他父亲都急死了。”

“家里比他年纪小几岁的同辈,都成亲了。如今这亲事定下来,我和他父亲可算是完成任务了。”

婚期日子,观礼、接亲、送亲的人数安排,双方都算是相谈甚欢。

商量到摆酒,关父笑着说:“前儿才参加了陶总理家小公子与令家长女的婚宴,确实是世纪婚礼,排场奢华。只是,我和二弟商量,我们虽说是王府,到底不比以前,如今是民国了,倒不好张扬太过。不然,旁人还以为,我们家还自恃是王府,要与陶总理家较劲。”

“但是呢,我们关家,在平京,也算是有头有脸的人家,再有一个,也不能委屈了令家千金。我和二弟商量了一番,这聚香楼也是平京数得上好的大酒楼,到时喜宴就在这里摆。”

关母拿出一份单子,递给荣爱玲:“这是我和他父亲商量,初步定下的菜单。你们看看,要是不满意,或者需要修改,或者要添加什么,都可以直说。”

荣爱玲接过单子一看,每桌十二道菜,都是硬菜,完全不输前天陶家的席面,笑着说:“这样就好,这样就好。我们也没什么忌口,不用改了。”

关司长点头:“席面呢,还和陶总理家一样,订上八十八桌。其中十二桌,留给送亲的宾客。叶部长,你看如何?”

叶致远笑着说:“好,好,就照你们安排的即可。我们对于这些,并没有什么要求。摆宴也好,接亲送亲的安排也好,都是为了让他们的婚礼圆满,不留遗憾。”

聚香阁的历史比云山饭店更久,讲究一个古色古香,开了近百年。若单论气派,自然是后面才盖的云山饭店更大,建筑也更西化。可两者各有各的特点。关家选在这里办酒宴,也是相当有面子的。

荣爱玲连声附和:“当父母的,估计都是这么想的。只要他们情投意合,以后能和和美美过日子,别的事情,都不过是附加的,我和她父亲,并不在意。”

夫妇二人对于关家的安排满意,既然不必挑刺,便乐得表现出他们的通情达理与清高,殊不知,关家却正在等这个表态。

这时,关父拿出一份早就备好的礼单,双手递给叶致远,说:“亲家,这是我们商量预备的聘礼,只怕是不敢与陶总理家的聘礼相媲美,原本我们还有些担心,现在听了亲家的话,我们也就放心了。”

关母笑着说:“是啊。虽说如今也没有什么王府不王府的说法了,可这规矩,毕竟是二百多年前祖上进关时定下的。过去这二百多年,家里兴旺也好,低谷的时候也好,都没有谁破坏这规矩。皓哥儿虽然在兄弟中出众,可我们也不能因为这个缘故,便轻易坏了老祖宗定下的规矩。”

关司长说:“皓哥儿这聘礼,与我当年迎亲,是一样的。”

叶致远拿到礼单,虽然他心里早有预料,关家给的聘礼,只怕比不上陶家,可也没想到,差的实在有点多,别的倒也罢了,实实在在的产业,如房子、铺子,落差未免太大。铺子倒是给了一个,是一个药材铺,房子则直接写的是王府的一个院子。

叶致远将礼单递给妻子,并未说话。

关母笑道:“本来呢,我们也想着,破例替皓哥儿置办一处宅子。后来他父亲与叔叔商量,这样不好,要是皓哥儿开了这个头,岂不是下头的弟弟成亲,都要置办一处宅子。于是我们就商量,除了官中的钱,我和他父亲多添三千大洋,他二叔二婶又给了两千大洋,如此足有一万大洋,等他们小两口成了亲,由他们小两口自已去置办,一来可以挑他们喜欢的,二来,也省得皓哥儿的兄弟说我们心不平。”

关司长夫人笑着说:“大嫂,依着我说,你也不必解释,方才叶部长和叶夫人都说了,他们本就不看重这些。这份聘礼,足够彰显我们关家的诚意,他们自然也看得出来,感受得到的,对吧,荣夫人?”

荣爱玲心在滴血,这聘礼跟陶家的相比,未免太寒碜了。关家又不是什么破落户,大清的铁帽子王,传到十几代,自然也有败落下去的。可奕王府又不是,明明之前一直很受朝廷倚重,是皇亲宗室里最说得上话的,她可还记得,她当姑娘的时候,那时候民间还流传一句话——大清朝,税银一半在奕王府。

如今关司长可是管着政府的财政司的,也是管钱的肥差,每年过手的税收得有多少啊,随便指缝间漏一点,都不知多少万。

关皓可是长房的,又口口声声说受长辈看重,就这么个看重法?

这要是早知道关家这么抠门,她怎么也不会同意这门亲事,把陶家那么好的人家给让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