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夜校第一课

1999年,我们不懂离婚 霁桓 6826 字 2025-06-22 16:43

新世纪夜校的报名处排起了长队。周晓芸攥着郑志强给的三百块钱,手心全是汗。队伍里大多是二十出头的年轻人,也有几个像她这样的中年人,脸上写着相似的焦虑与期待。

"听说学完能拿证?"前面的大婶回头搭话。

周晓芸点点头:"结业证书。"

"我闺女说现在没证找不到工作。"大婶叹了口气,"我在纺织厂干了半辈子,说下岗就下岗..."

周晓芸喉咙发紧。她没说自己也是纺织厂下岗的,更没说是因为拒绝厂长的潜规则才丢了工作。这些天,她不断回想钱厂长油腻的笑容和王丽尖利的"你被开除了",胃里就一阵翻腾。

"想什么呢?"郑志强不知何时站在她身边,手里拿着两张表格,"填一下。"

表格上方印着"学员登记表",下面需要填写姓名、年龄、工作单位等信息。周晓芸在"工作单位"一栏犹豫了,最终写下"个体经营"。

"你报的什么班?"郑志强凑过来看她的表格。

"会计。"周晓芸下意识地遮了遮,"你呢?"

"计算机应用。"郑志强指了指大厅另一侧的报名处,"那边人少,我先过去了。"

周晓芸看着他走远的背影,突然意识到这是他们第一次各自做自己的事。结婚五年,他们总是绑在一起——同一个工厂,同一个食堂,同一个家。现在,他们第一次有了不同的目标。

交完钱,领了教材和课表,周晓芸站在走廊等郑志强。会计班的教材比她想象的厚,《基础会计》《财务会计》《税法入门》,三本加起来有十厘米厚。她翻开第一页,密密麻麻的专业术语让她眼前发晕。

"走吧。"郑志强走过来,手里拎着个塑料袋,里面装着一本《计算机基础》和几张软盘,"饿了吧?去吃碗面。"

面馆里,郑志强把牛肉全夹到周晓芸碗里:"多吃点,晚上上课到九点半呢。"

周晓芸小口喝着面汤,偷瞄郑志强的教材。那些陌生的英文单词和流程图让她既好奇又敬畏。

"想学?"郑志强注意到她的目光,"很简单,我教你。"

"你先学好你自己的吧。"周晓芸低头吃面,却忍不住嘴角上扬。这是下岗以来,郑志强第一次表现出要教她什么的热情。

晚上七点,夜校教室的日光灯嗡嗡作响。会计班三十多个学员,三分之二是女性,大多和周晓芸年纪相仿。讲台上的老师姓马,是个戴黑框眼镜的中年男人,说话带着浓重的口音。

"会计是什么?"马老师敲敲黑板,"是商业的语言!"

周晓芸认真记笔记,钢笔在纸上沙沙作响。当马老师讲到"借贷记账法"时,她突然想起《会计入门》里看过的内容,竟能跟上思路。这种小小的领悟让她心头一热。

课间休息时,几个女同学凑在一起聊天。

"我老公说学这个没用,"一个烫着卷发的女人说,"不如去超市当收银员。"

"我前夫也这么说,"另一个短发女人冷笑,"所以他成了'前夫'。"

周晓芸忍不住笑了。短发女人冲她眨眨眼:"你也离婚了?"

"没..."周晓芸下意识地摇头,却突然想:为什么人们总默认婚姻出了问题就该女人忍让?为什么"离婚女人"是个贬义词,而"离婚男人"却可以毫无负担?

下半节课,马老师布置了练习题。周晓芸咬着笔杆,努力回忆刚才讲的内容。突然,一张纸条从旁边递过来。她抬头,看见短发女人友善的笑容:"借方在左,贷方在右。"

周晓芸感激地点点头,按照提示完成了练习。交作业时,马老师在她的本子上画了个勾:"不错,继续努力。"

下课铃响,周晓芸抱着教材走出教室,脚步轻快。走廊尽头,郑志强己经在等她了,手里拿着两瓶汽水。

"怎么样?"他递给她一瓶。

"挺有意思的。"周晓芸接过汽水,冰凉的感觉沁入掌心,"老师说我作业做得不错。"

郑志强挑了挑眉:"可以啊,周会计。"

这个久违的昵称让周晓芸心头一暖。以前恋爱时,郑志强总爱给她起各种外号,结婚后就渐渐不叫了。

回家的公交车上,两人并排坐着,各自翻看教材。周晓芸偷瞄郑志强的《计算机基础》,上面画满了荧光笔标记。

"看得懂吗?"她小声问。

郑志强摇摇头:"很多英文单词不认识。"他翻到一页指给她看,"这个'DOS'是什么?"

周晓芸凑过去,发丝拂过郑志强的脸颊。她闻到他身上熟悉的香皂味,混合着一丝汗水的咸涩。这种亲密让她突然有些不好意思,赶紧坐首了身子:"我也不知道。"

"我打算买本英汉词典。"郑志强合上书,"厂里迟早要用电脑,先学总没错。"

周晓芸点点头,心里却想起钱厂长。如果郑志强真成了厂里的电脑骨干,是不是就不用看钱卫国的脸色了?

回到家己经十点多。周晓芸洗漱完,发现郑志强在客厅支起了折叠桌,把她的会计教材和作业本整齐地摆在一边。

"以后这就是你的学习桌。"他说,"我睡沙发,不打扰你。"

周晓芸站在门口,胸口涌起一股暖流。她想起下岗后那段日子,郑志强对她冷嘲热讽的样子,和现在判若两人。

"一起用吧。"她轻声说,"桌子够大。"

那晚,两人头对头趴在折叠桌上学习到深夜。周晓芸啃着《基础会计》的习题,郑志强则在本子上抄写计算机术语。台灯的光晕笼罩着他们,在墙上投下两个紧挨着的影子。

第二天一早,周晓芸被厨房的响动吵醒。她揉着眼睛走出去,看见郑志强正笨手笨脚地煎鸡蛋。

"吵醒你了?"他额头上有细密的汗珠,"马上好。"

周晓芸站在厨房门口,看着这个曾经连面条都不会煮的男人,现在正为她做早餐。鸡蛋煎得有点糊,但郑志强坚持要她尝尝:"怎么样?"

"咸了。"周晓芸实话实说,却在郑志强失望的表情下又补了一句,"但比上次好。"

郑志强咧嘴笑了,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他脸上,显得格外年轻。周晓芸突然想起五年前他们刚结婚时,郑志强也是这样,笨拙却真诚地想要对她好。

白天,郑志强去上班,周晓芸则在家复习会计课内容。下午她去了趟新华书店,用剩下的钱买了本《英汉小词典》和几本会计习题集。经过音像店时,里面正放着任贤齐的《伤心太平洋》:"往前一步是黄昏,退后一步是人生..."

周晓芸站在店门口,听着这句歌词,突然觉得无比贴切。往前一步,可能是全新的生活;退后一步,就是她熟悉的、却并不幸福的婚姻。

晚上夜校下课后,郑志强神秘兮兮地说要带她去个地方。他们坐公交来到城西的一家小店,招牌上写着"新世纪电脑室"。

"这里可以上机练习。"郑志强兴奋地说,"一小时五块钱。"

电脑室里摆着十几台笨重的显示器,几个年轻人正在噼里啪啦地敲键盘。郑志强付了钱,拉着周晓芸坐到角落的一台电脑前。

"看,这就是DOS系统。"他指着屏幕上闪烁的"C:>",像个发现新大陆的孩子,"我今天学的就是这个!"

周晓芸看着郑志强专注的侧脸,突然觉得陌生又熟悉。陌生的是他对新事物的热情,熟悉的是他眼中那种执着的光芒——就像五年前他追求她时一样。

"你想试试吗?"郑志强突然转头问她。

周晓芸摇摇头:"我会计作业还没写完呢。"

"来嘛,就打个字。"郑志强打开一个叫"WPS"的软件,"你打,我看着。"

周晓芸犹豫了一下,把手放在键盘上。冰冷的按键让她手指发僵,她小心翼翼地按下一个字母"A",屏幕上立刻出现了相应的字符。

"看,多简单!"郑志强鼓励道,"试试你的名字。"

周晓芸慢慢打出"ZHOU XIAO YUN",屏幕上三个单词整齐排列。这种即时反馈的神奇让她忍不住微笑。

"再试试这个。"郑志强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纸,上面写着几行字。周晓芸接过来一看,是首小诗:

"如果云知道,

想你的夜慢慢熬,

每个思念过一秒,

每次呼喊过一秒..."

"你写的?"周晓芸惊讶地问。

郑志强挠挠头:"歌词,许茹芸的。就想看你打出来。"

周晓芸低下头,一个字母一个字母地敲着。屏幕上的字越来越多,她的心跳也越来越快。这首情歌的歌词,像是郑志强无声的告白。

回家的路上,两人并肩走着,谁都没提那首歌。夜风轻拂,周晓芸抱着会计教材,郑志强拎着装电脑书的袋子,偶尔他们的手臂会轻轻相碰,又很快分开。

"周六你有空吗?"快到家时,郑志强突然问,"我约了林晓梅和她男朋友吃饭。"

周晓芸停下脚步:"林晓梅有男朋友了?"

"嗯,好像是个律师。"郑志强顿了顿,"就是她说能帮你打离婚官司的那个。"

周晓芸的心猛地一跳。她没想到郑志强连这个都知道。更没想到,他居然愿意和林晓梅的律师男友一起吃饭。

"好啊。"她最终说,"正好谢谢林晓梅介绍夜校。"

路灯下,郑志强的表情柔和了许多。他伸手接过周晓芸怀里的书:"重不重?我帮你拿。"

周晓芸松开手,两人的指尖短暂相触,像是一个小心翼翼的试探,又像是一个不敢确认的承诺。